当前位置:首页» 三全育人 » 安全教育

防溺水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 2025-04-23 20:39:25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
随着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学生涉水、游泳行为增多,溺水事故进入危险期和高发期。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每一起溺水伤亡事故都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为切实做好学生防溺水安全工作,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我们特此致信,恳请家长朋友们与学校携手,共同做好以下防溺水工作:
一、认清溺水风险,紧绷安全之弦
溺水事故往往发生在一瞬间,且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不可逆性。中职学生虽已具备一定自理能力,但部分学生可能因好奇心强、冒险心理作祟,擅自前往陌生水域或参与危险水上活动。家长需充分认识到:
陌生水域暗藏危机: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自然水域地形复杂,水深、水温、水流变化莫测,且可能存在暗流、漩涡、水草等危险因素。
“会游泳”≠“不会溺水”:即便孩子掌握游泳技能,若因体力不支、抽筋、呛水或突发疾病,仍可能发生意外。
溺水救援需专业能力:非专业人员贸然下水施救,极易导致“群死群伤”的二次悲剧。
二、强化监管责任,筑牢家庭防线
家长是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请务必做到:
明确“四知道”:
知道孩子“去哪里、和谁去、做什么、何时回”,避免孩子私自外出或结伴前往危险水域。
对孩子的外出活动保持实时关注,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确认其安全。
严守“六不”原则:
教育孩子牢记防溺水“六不”: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加强安全教育:
通过真实案例、科普视频等形式,向孩子讲解溺水危害及自救方法。
强调“见义智为”,鼓励孩子遇到危险时大声呼救、寻求成人帮助,切勿盲目施救。
三、家校协同联动,共筑安全屏障
学校将通过主题班会、家长会、安全教育平台等形式,持续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同时,恳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工作:
积极参与安全活动:关注学校发布的防溺水通知,与孩子共同学习。
及时反馈异常情况:若发现孩子有私自游泳、结伴玩水等行为,请立即制止并加强教育。
关注特殊群体: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生等重点人群,家长更需加强监管,必要时可委托亲友代为照看。
四、掌握急救知识,科学应对突发
家长要教育孩子牢记以下自救技巧:
保持冷静,节省体力:若不慎落水,切勿惊慌挣扎,应尽量放松身体,采取仰卧姿势,口鼻露出水面呼吸。
寻找漂浮物:抓住身边的木板、树枝等物品,增加浮力。
大声呼救:利用周围环境发出求救信号(如敲击金属、挥舞衣物等)。
家长朋友们,孩子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防溺水教育融入日常,为孩子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自由奔跑,在安全中健康成长!
 
供稿:安保处
初审:陈 辉
复审:谢石生、谢方军
终审:曾柳娟、黄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