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教育质量报告

发布时间: 2017-12-19 09:17:28

 

            

 

 

 

 

福建省福安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年度)

                       

 

 

                  


 

一、学校情况 ……………………………………………………………………1

1.学校概括 ………………………………………………………………………1

2.学生情况 ………………………………………………………………………2

3.教师队伍 ………………………………………………………………………2

4.设施设备 ………………………………………………………………………3

二、学生发展 …………………………………………………………………………3

1.学生素质 ………………………………………………………………………3

2.在校体验 ………………………………………………………………………4

3.资助情况 ………………………………………………………………………5

4.就业质量 ………………………………………………………………………5

5.职业发展 ………………………………………………………………………5

三、质量保障措施 ……………………………………………………………………6

1.专业动态调整 ……………………………………………………………… 6

2.教育教学改革 ……………………………………………………………… 8

3.教师培养培训 …………………………………………………………………10

4.规范管理情况 …………………………………………………………………12

5.德育工作情况 …………………………………………………………………15

6.党建情况 ………………………………………………………………………18

四、校企合作 …………………………………………………………………………19

  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19

  2.学生实习情况 …………………………………………………………………20

  3.集团化办学情况 ………………………………………………………………21

五、社会贡献 …………………………………………………………………………22

  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22

  2.社会服务 ………………………………………………………………………22

  3.对口支援 ………………………………………………………………………24

六、举办者履职 ………………………………………………………………………25

  1.经费 ……………………………………………………………………………25

  2.政策措施 ………………………………………………………………………25

七、特色创新 …………………………………………………………………………26

  快乐德育特色案例 ………………………………………………………………26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32


 

福建省福安职业技术学校

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年)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62号)和《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便函﹝2017237号)文件精神,现将本校2017年度教育质量报告如下:

一、学校情况

        1、学校概况

福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由福安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立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65.35亩,建筑总面积65774平方米,分三个校区:主校区占地100亩,建筑面积44046平方米;康厝校区占地38.5亩,建筑面积9144平方米;潭头校区占地26.85亩,建筑面积12584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7412.4万元。2017年,学校深化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成果,加快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步伐,以改革集聚动力,以创新谋求发展,以奋斗壮大实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事业欣欣向荣、影响与日俱增的优质发展的成功之路。

学校创办于1980年,至今已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2011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22016年相继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两个建设项目,学校教育质量、办学声誉得到显著提升。2014年荣获“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年荣获“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荣获福建省优秀组织奖。

         2、学生情况

         学校现有在校生4802人,其中全日制 3010人,非全日制1792人。2017年一共招生1159人,比2016年增加119人。2017年毕业人数为591人,比2016年减少199人。学校依靠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长动力,在校生巩固率达92.33%2017年,学校立足于社会职能分工,结合全市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目标和技能人才培养需求,整合全市培训资源,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公共培训服务平台,做强做精社会培训工作。从1月至10月共培训870余人次,比2016年增加230多人次,涉及电商、旅游、电子、计算机、农村实用技术等行业。

         3、教师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与办学规模和专业配置相适应的教师队伍,拥有专任教师159人,生师比为19.87:1,其中研究生学历 7人,占 4.4 %,比上年增长了 0.75 %;本科以上学历151人,占95 %;高级职称49人,占专任教师的32.2%,比上年增长了 0.81%,中级职称41人,占25.8%。学校拥有一批素质、能力较强的双师型专业课教师队伍,能满足实训教学要求。共有专业课教师96人(其中专业理论课教师80人,实习指导教师16人),占专任教师的60.4%,其中双师型教师79人,占专业课教师的82.3%。另有企业兼职教师 26 人,占专任教师的16.4 %。聘请的兼职教师都是本地区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骨干,大多数具有高级职称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与上一学年度基本相当。

        4、设施设备

        学校已经建成设备先进、配套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12个,实训室49间,实训工位2000多个,设备总值1713万元,生均6480元,满足教学、实训、鉴定、培训等方面的教学要求。纸质图书数5万多册,电子图书数13万多册。学校供教学用计算机数722台,比2016年增加79台。2017年,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新增设施设备超过300万元。

二、学生发展

1、学生素质

        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四乐四心”的快乐德育。通过营造职场环境,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创建职教德育教育环境,培养和提升学生自尊心;通过构建实践育人环境,培养和提升学生自强心。通过每周班会课进行理想信念、遵纪守法、文明礼仪、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就业创业等主题教育;利用校内外德育基地和重要节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感恩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等。组织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定期开展活动,业余生活丰富。学生文化课合格率为82%,专业技能合格率为91%,体质测评合格率为97% ,毕业率为98%

2、在校体验

学校牢记职业学校的办学使命,紧贴学生的成才需求,深化技能课堂建设,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幸福完整的职业教育。2017年,学校加大实训装备投入力度,实训设备、实训工位等数量继续增加,学生专业实训得到更好保障。

2017年,学校以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不断构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学校秉承服务育人的管理理念,从学习、生活、休息、安全等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学以致用的成才体验,让广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我校学生在学习文化课中,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为灵活的思维能力,理论学习满意度达97%在技能操作课中,他们乐于参与,动手能力较强,学习成就感体验不断提高,专业学习满意度达98%;超过93%的学生对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方面感觉满意或基本满意;超过96%的学生对在校学习生活方面满意度感觉满意或基本满意;超过95%的学生对在学校安全方面满意度感觉满意或基本满意;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达96%以上。

3、资助情况

学校认真做好中职生免学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各项工作,通过政策落实、制度配套、管理人员相对固定等举措,成功构建了学生资助工作的长效机制。

2016-2017学年度,发放国助金3925月次,惠及405位学生,发放金额55.06万元。享受免学费学生2381人,免学费金额567.485万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55人,贷款金额144.4万元;福安市政府发放“励志”助学金13位学生,金额6.5万元;社会资助“浩德助学金”受助学生4人,金额0.96万元;学校发放奖学金2.36万惠及85位学生,对家庭困难学生资助11.06万元。在各项目申报过程中,学校实时关注国家相关政策,正确领会文件精神,准时录入资助系统,做到零误差,确保将国家政策落实到位,努力服务好每一个学生。

        4、就业质量

        2017年全校共有毕业生591人,毕业生就业率(含升学)为98.1%,对口就业率为89%,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96%以上。其中通过高职招考11人升入大学本科、147人升入大专,其他422人直接就业。毕业生初次就业起薪1740元,升学率26.7%,与上一年基本持平。

5、职业发展

学校利用德育课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培养学生的“职业人”意识。

学校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发动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制作创业计划书,组建临时创业团队,以专题实践小组、创业竞赛团队、创业实践团队为主要培育目标,加强学生的创业实践锻炼。

学校重视学生的创新教育,在开设创新教育课程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在日常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意识的教育,有计划组织师生走出校园,参观企业、各类科技、博览会,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并走访部分企业,调研有生产性应用价值的科研项目,通过产学研平台进行项目研发。学校创新活动活跃,20168月,学校在全国第3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三、质量保障措施

1、专业动态调整

a.专业结构调整

学校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高校教师、学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参与的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和完善专业建设工作章程和规章制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学校专业建设工作。为了确保学校开设的专业对企业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岗位针对性,组织专家和专业教师下企业调研,调整课程结构;跟踪毕业生调查,调整教学内容;通过调研,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岗位有了更加准确的定位,学校制定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更加科学合理。

为了适应福安经济快速发展,紧跟福安产业发展步伐,学校每年组织专家和教师下市场进行调查论证,不断开发适应发展需要的新专业,对传统专业坚持持续改进,坚决淘汰落后的专业。

目前,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对本校所开设专业进行梳理,制订专业结构调整的实施计划,确定学校重点专业建设方向,围绕地方经济支柱产业,构建两个服务产业的专业群,一是以电子商务专业为龙头,引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三个专业共同发展的现代商业服务类专业群;二是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龙头,引领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三个专业共同发展的机电类专业群。通过两个专业群的建设,带动学校其他专业发展,实现专业的集聚效应和产业链的全覆盖。

b.人才培养方案调整

1)邀请行业企业及高校专家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相关专业的建设进行指导,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调研、研讨、论证等工作。

2)对企业、毕业生、兄弟院校等进行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岗位与岗位职业能力等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编写调研报告,并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3)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实际实施情况进行反复论证修订,同时根据市场和岗位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2、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在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中突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活动课程为主体,建立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选修课、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规定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比例12,其中专业实践课时不少于总学时三分之一。公共基础课在原来的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计算机应用六门学科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健康、音乐欣赏、美术欣赏、历史作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

学校主动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在建立对接产业、企业、岗位的专业建设机制和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取得较好成效。20162017学年学校开设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会计电算化、旅游服务与管理、工艺美术、电子商务、美容美体等12个专业。

面向行业企业,对接职业岗位,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由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参与的理实一体化新型课程体系。制定30门核心课程标准,编写14本校本教材,建成8门优质特色课程,参加3门国家共建共享教学资源课程建设,实现教材、教具、学具、教学资源和网站等多介质的立体化融合。

立足福安市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各重点建设专业通过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调研、企业专家访谈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过程设计等环节,遵循学生职业成长和认知规律,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立了“岗位主导,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应用专业建立了“双平台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会计电算化专业建立了“岗位主导,因能分层”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重视教学资源库、优质特色课程网站、网络课程网站建设,建设一些具有一定开放性和共享性的教学资源。学校对课程和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进程进行全面规划,通过自主开发、共同开发方式,分段组织全校教师建设各学科专业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案、电子课件、试题库、微课视频、动画等,并通过购买或与企业联合研发的方式建设部分专业教学实训仿真软件,辅助教学。

学校教材选用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图书为主,学校教材征订每年会征求各教研组意见,对部分不大适合学生用的教材也会做适当调整。另外学校按照“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原则进行部分课程内容的开发与更新,特别在新兴产业、新职业、新岗位、新要求方面,进行校本课程和教材开发。学校鼓励教师通过企业锻炼或与企业技术骨干合作开发校本教材或讲义,并且要求课程内容及时更新,校本教材编写要对接企业岗位要求,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企业要求零距离。学校编写了《录入排版》、《FLASH动漫制作》《电子按摩器工艺》、《电机产品基础工艺》、《财务电算化》等校本教材。

3、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不断深化“国示范”项目建设成果,牢牢抓住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的建设契机,将以人为本发展、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到师资队伍建设中,有效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

全面打造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工程。落实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利用暑期做实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提高实践指导和应时教学能力,激励教师积极进行双证书的获取,要确保优先选派工作业绩好、责任意识强的教师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训。2017年学校组织部分教师利用假期到相关企业实践锻炼。专业教师下企业学习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积极参与企业产品研发,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

落实青蓝结队师徒传、帮、带计划。积极发挥学校中老年教师的示范与引领作用,营造关注教学、支持教学的氛围,切实提高全校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提供舞台、创设平台,继续花大力气抓好青年教师培养。依托青蓝结对工程,依靠信息化管理平台,做好青年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任务逐年落实,切实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切实发挥青年教师在促进学校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落实全员教师提升计划。结合省市级现场培训、网络培训,下企业实践,抓实校本培训,每年做到培训全覆盖。通过网络和专题培训模式,分层级对教师进行地毯式的培训。让全体教师在师德师能方面得到全面提升。20177-8月学校选派48名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参加上海同济大学的骨干教师和班主任培训,其他各级各类培训达到200多人次。

校本研训规范执行。学校制定有校本研训工作方案,校本研训有目标、有步骤、有措施。教师继续教育及时布置,及时督促,及时登记,上一年度继续教育签证率100%,合格率100%

推进有质有量教科研工程。1、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际出发,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出发,围绕课程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等重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做好已批准立项的省市级教育规划课题过程性研究工作,力争出有质量促教学的研究成果。 2、加强对有效教学的课题研究,有针对性开展讲座,以课堂研究为载体,抓好青蓝结对,抓实“引领振兴计划”,鼓励引导教师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3、鼓励教师积极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文章。以评优竞赛促发展。通过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开展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我校教师在“省、地、市”各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说课大赛中获得多个奖项。

        4、规范管理情况

        学校建立科学高效的二级管理运行机制,修订岗位职责,实施绩效考核办法,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通过引领师生价值塑造与追求,力求创新营造专业文化、活动文化,实现以文化人、以境塑人。

a.教学管理

      1)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健全

学校先后成立了教育教学督导组与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制定教学质量监控方案,按学期做好教学质量监控执行总结。学校还专门下发关于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质量评价体系实施意见的文件,以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良性运转。

      2)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善

学校有教学进度表、教师业务登记表、教研组活动记录表、实验实训计划表、随堂听课制度、师生座谈会制度、教师成果奖励制度等。例如,学校通过实施随堂听课制度,对课堂教学进行三级监控,校教学督导组每位成员每学期必须按规定完成听课任务,并对教师授课进行点评。

      3)建立文化课统考、专业课抽考制度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每学期都会指定一门文化课作为学校统考科目,每个专业会抽一门专业课作为技能抽考,通过考试并对教学质量进行评比,除此之外学校还把技能等级证考试和技能竞赛情况也纳入考核范围。

      4)定期进行调查反馈和通报整改

        学校定期每年在学生中开展对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和信息反馈,校长审阅、部门处理、对重大问题全校通报整改。

b.学生管理

以“快乐德育,体验成功”为主线,以文明习惯养成为抓手,以创建“文明校园”为奋斗目标,进一步落实《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规范学生的一日常规,完善评估考核方案,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心理健康、职业道德教育。

c.安全管理

针对学校实际开展行之有效的防艾、法制、交通等安全教育活动,特别是“平安校园”等级创建工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强化学生安全自护意识,加强安全自护的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开展防火、防恐、防震减灾等逃生演习。

         d.财务、后勤管理

         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依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收支两条线,做到原始单据凭证合法,内容完整,符合会计达标要求,账目清楚、程序合法会计科目设置合理,使用正确,并按时编报财务报表及年度财务决算报表。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严格各类收费标准,对收费标准进行公示;强化了对收费票据的管理和监督,按规定领用、使用票据,专人购领、保管、缴验、发放,并按会计档案管理要求进行保管。

         e.教研管理

在市教育局的统领下,学校积极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以科研促进教师的成长,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引领学校的发展,丰富专业内涵,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校发展,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了加强科研工作的管理力度,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教研室制定和完善了有关科研工作的管理制度和职责,执行情况良好。如: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科研工作条例、教科研奖惩制度等。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实施,我校科研工作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序列化发展。2017年,宁德市级以上课题4个,撰写CN论文4编,省级论文1编,福安市级20编。

         f.管理队伍建设

        学校领导班子配备到位,综合素质高,领导能力强。办学思路清晰,定位准确,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工作务实,成绩显著;内部组织机构健全,管理人员选用合理,岗位规范健全,岗位责任明确,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统揽全局的能力,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学校建立并完善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的机制,实施校长负责制,探索由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和社区参与的学校理工会机制,健全和完善教代会、党、团、工会组织的管理机制,发挥其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监理规范的法律约束机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措施得力,落实到位。

        g.管理信息化水平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基础良好,已建成功能齐全和运行流畅的校园网,已完成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机房工程、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实现核心万兆、接入千兆的高速校园网、已建成覆盖全校的无线网络。学校已构建智能数字化校园平台,该平台能实现统一信息门户、统一数据管理、统一权限管理和运维管理,集办公自动化、教务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于一体。学校还通过合作开发或购买,添置了30套仿真软件,如协同管理软件、实体设计软件、工艺图表软件、数控车软件等。近年来学校在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改革与发展示范校”及“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的过程中,大大提升了学校实力,信息化基础、信息化资源、信息化水平都有质的飞跃。学校将以创建国家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为契机,突破瓶颈,建成引领全区的国家数字校园实验校。2017年,学校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计算机、会计、电子商务等专业信息化建设,模拟仿真实训室建设,多媒体教室建设,各类信息化平台及各类软件资源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50万元。

5德育工作情况

学校党政一向重视德育课教学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等,执行过程严格而不打折扣。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德育教研组,德育教师政治与业务素质高,德育教师积极主动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问题进行教学研究、撰写相关论文,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报刊发表。学校注重德育课创新,开展“快乐德育,体验成功”的快乐德育,培养学生的“四乐四心”,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数年来收到良好的效果。教材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特别是将琐碎的行为规范纳入课堂教学,进行考核,具有突出创新性,受到师生好评。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引领,不断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层次。通过弘扬“笃学业、强技能、修品行、扬心志”校训,形成学校核心文化;设计校园精神文化载体,营造浓厚的环境文化氛围;立足道德教育,强化队伍建设,丰富师生精神文化;注重内涵文化渗透,孕育中职学校德育特色。

第十三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福建省级复赛中,学校荣获福建省教育厅颁发的优秀组织奖;陈强老师、郭炜洁老师指导学生作品《爱祖国、爱家乡、守诚信》,黄小刚老师、赵婧靓老师指导学生作品《我爱畲乡好地方》,林平老师指导学生作品《党的光辉照我心》,龚春华老师指导学生《传承》同时荣获全国优秀奖;郭炜洁老师、马清风老师指导学生作品《爱我福安、从我做起》荣获福建省二等奖;钟声老师指导学生作品《颂党恩、唱畲歌、传文化》,龚春华老师指导学生作品《专注》同时荣获福建省三等奖。陈爱林老师指导学生作品《党的光辉照我前行》荣获福建省优秀奖。文明风采竞赛活动让我校师生切实感受社会、重新审视职业、明确发展方向,更让他们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懂得了作为一个当代职业中专生,要想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诚信观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职业观念,专业意识、专业实践技能,社会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使学校德育实践活动再上一个新台阶。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成立了学生社团。有畲歌社、国学社、船舶社、学生自主管理社、篮球社、茶艺社、街舞社、滑轮社等。每个社团有章程,有指导教师,有培训,有策划,有活动,有总结。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很好的践行了“快乐德育,体验成功”的德育新模式。

学校学生会在校团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立足职业学校培养中等职业人才的校情,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福安市经济建设大局、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为目标,在广大学生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高水准、高素质的学生会干部,直接关系到学生会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为此召开学生代表大会,推选出学生会新成员,为学生会注入新鲜血液,保证学生会工作的延续性。学生会对协同学生管理工作、校园各项服务工作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年来团组织开展的活动有:20169月—10月开展迎新生活动、社团纳新和学生会纳新工作、教师节“感恩老师”主题活动;201610月—11月开展学校团校团课、校园歌手赛、福安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志愿者服务、 福安市中小学生歌手赛;201612月开展第九届校园艺术节暨元旦文艺汇演、社团活动汇报会;20173月开展植树节爱绿护绿活动;4月开展清明祭扫活动、读书月“悦”读分享会;5月开展重温入团誓词,谱写青春宣言、福安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毕业生分享会。

6、党建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党建工作,20146月被中共福建省委评为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17年,学校党支部深入研究发展形势、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始终坚持“以规范党建促健康发展”的工作方针,确保学校党建工作始终处于争先率先的良好状态,坚持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员和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德育创新,推进学校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项目建设,提升学校的现代职业教育水平。一是加强政治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继续组织党员学习贯彻新党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十九大”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党员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健全党内制度,规范党建工作。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党日活动制度,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到寿宁县下党乡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四下基层”爱民路,到政和县参观“廖俊波事迹展览馆”,接受党性教育,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在师德、教育、教学、教研方面都成为带头人。2017年,黄莉等八位同志被评为支部年度“优秀共产党员”,杨岚等两位同志被评为支部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谢方军等三位同志被中共福安市教育局机关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杨岚被中共福安市教育局机关委员会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三是落实强师政策,培养“四有”教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的要求,加大投入、优化管理,为好老师源源不断涌现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弘扬主旋律,全面推进师德建设。四是加强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 推进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2017年,学校正处于福建省示范校现代职业院校建设的关键时期,建设任务重,资金投入大,党支部积极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问题的决策,行使监督的职能,确保学校示范校建设顺利推进。

四、校企合作

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我校校企合作机制日渐完善。学校组建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委员会,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校企联合制定《福建省福安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委员会管理章程》、《福建省福安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制度、协议签订、经费保障、考核办法等等,保障校企合作规范顺畅运行。校企建立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机制,开展订单培养、定向(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制定顶岗实习学生管理考核办法、顶岗实习教师管理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有效规章制度。上年度校企合作达70家,本年度新增6家,截止目前学校校企合作单位达76家。其中与 福建怡和电子有限公司、福建三禾电机有限公司、福建省荣耀健康器材有限公司、福安市奥美特电子有限公司、福安市福特电子有限公司、福安市康盛源电器有限公司、 福安市恒多电子有限公司、福安碧波美容美发机构、福安市为民幼儿园、福安市金沙幼儿园、福安富春大酒店、福安市金旺园商贸有限公司、福安市森泰农业有限公司、福州联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新奇特车业服务有限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学生实习情况

企业行业人员和教师强强联手,完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学校领导、职能部门及任课教师深入企业调研,聘任行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开展专业调整研讨活动。根据调查材料进行职业分析、岗位群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召开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明确了专业定位、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促进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工作实践和职业技能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学习和工作的一体化,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还稳步深入发展校企合作关系,搭建平台,校企共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企业认识、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产教融合教学需求和部分学生的就业需求,共建成校外实训基地17个。一年来增加校外实训基地2个,为师生实践教学、科技研发、技术革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大大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同时使得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3、集团化办学情况

以我校为牵头单位成立的宁德市机电教育集团是由宁德市4所职业院校、90多家企业共同参与组成的。集团成员通过加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校校联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职业学校适应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群体优势、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营造最适宜的技能人才培养环境,以学校教育与产业实践的融合创造性地培养适宜产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打造职业教育品牌,为福安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2017年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院校联盟共同发展,筹建集团公共实训基地等工作会议;我校与机电学会对接建设省级机电专业集群实训基地,并探讨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等工作。

五、社会贡献:

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力求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为企业提供适合岗位需求的合格毕业生。我校在办学过程中十分重视与企业的沟通和毕业生的调查,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指导和服务,为本地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一是针对优秀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时了解优秀毕业生的相关信息,在全校学生中广泛宣传,形成人人争当优秀的良好氛围。二是利用顶岗实习班班主任进企业查看实习生实习情况时,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质态进行摸底调查。三是利用学生回校的机会收集毕业生的实习就业最新情况。通过对毕业生多渠道的跟踪调查,及时针对性地改进不足,努力培养更多适合企业需求的、深受企业欢迎的合格毕业生。

2、社会服务

2017年,学校立足于社会职能分工,结合全市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目标和技能人才培养需求,整合全市培训资源,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公共培训服务平台,做强做精社会培训工作。从1月至10月共培训876人次,涉及电商、旅游、电子、计算机、农村实用技术等行业,利用政策资源与经验优势,重点发挥了学校的龙头示范作用,将服务于我市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努力建设成为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功能齐全、示范领先的省级综合性公共培训实训基地。

学校青年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0910月,是由校志愿从事社会公益活动,在社会、校园服务工作的学生组成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本着“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以“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展现青年学生风采”为目标,不断加强团队自身建设,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的社会公益活动、文明创建活动、敬老助残等活动受到了上级部门的一致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尤其在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方面,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和办学成果,扩大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学校师生多次进社区开展家电义务维修、计算机维护、才艺表演等活动。充分发挥我校师生专业特长,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作为自己的行动宗旨,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1610月—11月开展重阳节志愿服务队、各社团敬老院慰问活动。101日开展了迎国庆“快闪”活动 12月开展 “冬至我们在一起”慰问活动、人民广场志愿服务活动。2017311日开展“学雷锋”义务维修活动、植树节专题活动。5月开展“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和福安市青少年之家艺术公益课程,社会反响热烈。

学校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将福安传统造船技艺“搬进”现代课堂。目前学校部分学生已经可以制作精美福船模型。福船的水密隔舱制造技艺悄然走俏,这种传统技艺首次被“搬进”学校课堂,成为学生的热门选修课。为了学生能学到真“本事”,学校特聘请下白石镇六屿村老工匠郑文祥“船王”为兼职教师。“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的福船,是中国古代海船中的一种船型,也是中国“四大古船”之一,为中国古代著名海船船型。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福建沿海木船制造的一项重要的传统手工技艺,以樟木、松木、杉木为主要材料,采用榫接、艌缝等核心技艺,使船体结构牢固,舱与舱之间互相独立,形成密封不透水的结构形式。福船也是汉族劳动人民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大约发明于唐代,宋以后被普遍采用。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一一先后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建电视台、东南电视台、宁德电视台、福建日报、闽东日报等对此做了专题报道,木船技艺进校园实践活动,在2017年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三等奖,师生船模作品《闽南大排海船》、《福船——毛丹号》在2017年第十二届中国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中均获金奖。

3、对口支援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7年选派优秀教师赴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中小学支教的通知》和宁德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7年选派中小学骨干教师赴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支教和教师交流工作的通知》以及《宁德市“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的要求,我校加强与周宁职专的对口校际交流合作,开展学校管理、教学改革、教师培训与交流等方面的对口支援活动。2017年,我校继续选派陈立洪、杨世忠、陈智平、赵婧靓和钟小花等五位教师参加对口校际交流活动,通过名师引领、师徒结对、互送观摩研讨课等形式,提高周宁职专的师资水平。2017年对口扶贫1.6万元。

六、举办者履责

1、经费

福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2017年学校共收到各项专项资金565.4万元,分别为宁财(教)指【201619号文教育质量提升2.4万元、宁财(教)指【20173号文教育质量提升63万元、宁财(教)指【201719号文省示范校建设300万元和市配套资金190万元、闽财(教)指【2016160号文受灾救助款10万元。学校投入43.05万元建设汽车仿真实训室、投入29.19万元购置77台电脑等。投入36.96万元建设学生食堂、投入74.69万元建设学校无线网络、投入160万元建设消防池、水泵房和发电机房。投入30.16万元进行校园电缆改造,投入27万元进行中西餐摆台实训室和工艺美术实训室装饰。各项资金投入落实到位保证了学校重大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2、政策措施

学校始终坚持依法治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学校管理工作规范、标准化和科学化,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将坚持学术自由、师生共治、民主管理、社会参与、依法治校,实行现代学校制度写进学校章程。每年组织人员修订《制度汇编》,全册共分政策法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五大类制度汇编,是学校最精细、覆盖面最广的规章制度集,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强化规范管理的制度依据。学校每月召开2次党政碰头会,每月召开1-2次校长办公会和行政办公会,每学期召开1次以上教代会和校务会议。《制度汇编》直接推动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障监督、教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现代学校制度建立和运行。学校重新修订了职能处室的工作职责,出台《学校各部门工作职责》,以岗定人,强化岗位意识,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全员聘任,把最合适的人聘到最合适的岗位。《学校党政工团联席会议制度》对于会议的性质、任务、例会制度、议事程序以及决议落实、议事内容和会议纪律等作了明确规定,有利于各处室负责人交流思想、交换意见、沟通信息、互通情况、磋商问题、协调工作。

七、特色创新:

案例:

                        福安职业技术学校“快乐德育”典型案列         

学校在“会做人、会技能、会创新”的育人目标引领下,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践行“快乐德育,体验成功”。如今,“快乐德育,体验成功”这一德育特色品牌已获得各级领导专家以及同仁的支持与肯定。在扎实有效的开展各项德育常规工作的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快乐德育,体验成功”的品牌实施内涵,以加强在校学生法制教育为重点,逐步打造渐进、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从而构建形式新颖、角度多维的“快乐德育,体验成功”德育机制。

实施背景:

1、德育教育新模式的创新有助于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

对照职业教育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要求,引发我们对职业德育教育深层次的思考,进一步认识到创新职业学校德育模式势在必行。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学校的德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和形成系列。

我们认为:德育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生活,注重心灵教育,感化人的心灵。德育也要探索快乐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用生活唤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为此,我们积极开展快乐成长模式下的德育探索,一种改变传统的“说教式”和“批评式”教育方式,建立以参与、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快乐德育,体验成功”教育新模式应运而生。特别是学校顺利通过国家示范校申报工作,它为我校开展特色德育创新注射一支强行针。学校投资100多万元开展项目实施,为有效进行学校德育创新创造了条件。

2、“快乐德育”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优意识,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体验成功,迈向成功,提升德育工作的品位和内涵。

“快乐德育”即“快乐参与,快乐接受,快乐成长”的德育。“快乐德育”是一种符合人本原理和人的心理认知规律的德育活动。“快乐德育”为学生创设一种快乐学习的环境,通过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在快乐体验的过程中,对道德加以理解,并加以内化,提升道德修养。实践证明,快乐德育切合学生身心发展实际,是一种成功的德育,它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体验成功,迈向成功。学校开展“快乐德育,体验成功”系列活动,从而形成“我做主,我快乐”,培养自立心;“我展现,我快乐”,培养自信心;“我践行,我快乐”,培养自尊心;“我动手,我快乐”,培养自强心的“四乐”、“四心”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新模式,更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提高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优意识,体现中职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快乐德育,体验成功”的德育创新有助于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培育学生完善的职业人格,持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提升我校德育工作的品位和内涵。

实施效果:

在领导、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几年建设,我校打造了一片快乐的德育新天地,“快乐德育 体验成功”特色项目取得初步成效,获得阶段性进展,现将阶段性成果汇报如下:

        1、“我做主,我快乐”,打造职场化校园自治环境,创建适宜学生成长的校园环境育人体系,培养学生自立心。

         通过校园内悬挂体现职场文化的名言警语牌,完成班级教室职场化布置;编写《学习格言》集;制作名言警语牌;拟定学生自我管理手册并印成册;校园文化长廊与校园环境硬件建设。两年来,投资80多万元,改建了校运动场,建立了体现快乐德育主题的文化墙3面,初步创建了具有职场化特色的校园育人环境。

职场化氛围下的校园自治环境的打造,重视的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改变的是学生的观念、态度和心理素质,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立心,有助学生在走出校门后尽快适应社会、企业的要求。

         2、“我展现,我快乐”,通过学生参与自主管理构建德育生活育人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我们通过开展八项快乐德育活动:班班有助理、班班荐明星、班班讲环保、班班讲安全、班班有歌声、班班读书报、班班讲诚信、班班办社团等,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德育讲座,组织学生参加消防安全演练;学生参加环保行动,评选年度环保卫士;学生参与校园、班级管理;学校社团、班级社团开展各项活动等,使学生在参与管理、自我展现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和体验,培养自信心。

        3、“我践行,我快乐”,开展精品职教德育教育主题活动,构建职教德育教育体系,培养学生自尊心。

       1)完成了《 18个职教德育教育精品主题班会汇编》编写任务。

        德育教育重在践行,我校尤其注重主题班会的德育功效。我们鼓励班主任发掘主题活动内容,开展主题班会。并集合全体班主任的智慧和力量,重点开展了18个精品职教德育教育主题班会,并将精品案例进行汇编成书。

18个精品职教德育模块的内容有:

        职业能力模块(创新能力培养;自我展示;心理健康主题;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主题)

        职业道德模块(爱岗敬业主题;诚实守信主题;关爱他人 奉献社会主题;热爱校园服务集体主题)

        职业习惯模块(文明习惯养成主题;学习习惯养成主题;爱劳动主题;珍惜时间主题)

        职业形象模块(认识自我之气质类型;用快乐打造德育新课堂;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主题班会;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责任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

      2)开展四项职教德育教育主题活动。

        通过开展职业道德养成、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培养、职业技能展示等一系列活动(歌咏比赛、运动会、参加省美容美妆大赛、创建校礼仪队等),传导职教德育特色,提升学生参与职业竞争的道德意识和综合素质,更好构建职教德育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真正体会做个有道德的人,是件快乐的事。“我践行,我快乐”!

      3)筹建了心理素质拓展中心。完成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全方位、多途径进行学生心理教育。

         4、“我动手,我快乐”,以各种体验活动为主渠道,开展成功体验训练,构建实践活动体系,培养学生自强心。我校通过开展各种体验活动,包括初步创建校外德育实训基地,配备拓展器材;拟定保护措施;为教师、班主任参加拓展训练培训;进行拓展训练安全教育和开展拓展训练;与合作单位签订合同,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践;学生参加校内外课余实践(开展义务电器维修;举办学校“跳蚤市场”;开展义卖日用品活动);数控车床举行实操比赛等,构建实践活动体系,培养学生的自强心。我校“快乐德育 体验成功”项目实施,拓宽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快乐德育特色得到彰显。“职业人格”塑造工程成果显著,校园环境得到改善,花园式学校名副其实。 相信随着“四乐四心”为主题的“快乐德育 体验成功”特色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我校快乐德育的成效之花将开得更加艳丽多彩……

示范性建设重要成果汇总表

类别

建设前

建设后

净增加

备注

数量

单位

数量

单位

数量

单位

校本教材

0

1

1

 

文明风采

0

件(作品)

13

件(作品)

13

件(作品)

 

班主任队伍建设

5

名(优秀)

15

名(优秀)

15

名(优秀)

 

企业评价学生体系

0

方案

1

方案

1

方案

 

心理素质中心

0

1

1

 

学术论文

2

篇(年)

4

篇(年)

2

篇(年)

 

国家奖项

0

1

1

 

八、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

如何让我校保持良性发展,确保我校走在全市、全省职教的前列,目前亟待解决的就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师资队伍特别是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2017年暑假,我校已经开始积极尝试,开展了部分教师培训活动,分批组织文化课以及专业课老师奔赴上海进行培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师资问题仍然是非常突出。我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专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二是专业教师质量有待提高。专业教师队伍发展滞后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一是国家高等教育的缺失,现在几乎没有专门培养技术型师范人才的学校,造成专业教师师资源头的枯竭。二是专业教师观念陈旧,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自我身份认定存在偏差。三是学校管理还缺乏力度和区分度。教师培训系统还没有完美构建,还处在形式层面,没有真正对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形成实际有效的提升作用。因此我校积极探索解决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对策。

1、创新吸纳专业教师人才的渠道

一是从本校毕业生中培养、招纳人才。加强和本校优秀毕业生的联系,特别是高职招考毕业的学生,关注他们在高校的成长,鼓励他们在大学期间就考取教师资格证,给予他们优惠政策,毕业后直接回到母校任教,既能保证新教师的文化素养,又能保证专业水准。

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制定方案,出台优惠政策,吸纳企业技术能手到学校兼职,担任实训指导教师。特别是要灵活安排兼职教师课务,协调上课和上班时间,还可以对其进行教学基本技能培训,或者指定专门教学人员现场辅助,提高兼职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

2、全面强化专业教师的职后培训

一是扭转专业教师思想观念。通过培训学习,对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强化终身学习理念,明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提升专业教师对自身身份认定,不但是一个人民教师,更要是一个出色的技师,要两条腿走路,重视双能、双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力求不断壮大学校双师型队伍。

二是优化学校培训管理系统架构。分离文化课和专业教师培训系统,建立专门负责专业教师培训管理的中层部门,明确职责,细化对专业教师培训活动的策划、实施、监督和考核评价过程,将专业教师的培训与文化课等一般教师的培训完全区分开来。

三是将培训与“校企合作”和“学行结合”融合。在校企合作中,将部分优秀专业教师送到企业中,参与企业生产过程,更可以尝试通过--合作培训模式,打造知识创新和应用性技术开发的科研团队,通过成果的推广,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提升专业教师的技能、科研水平,促成其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

3、全面升级对专业教师的考核奖惩机制

完善学校双师型管理制度。严格双师认证制度,细化双师评价标准,指定详细的评定聘用的可操作性、实用性的参考指标,完善评判机制,构建评价体系。大力提高对专业教师的奖励力度,特别是对实训指导老师的评价奖励,提高专业教师自我提升技能、走进实训室的积极性,促使其不断自我激励,快速成长成为名副其实的专业教师。